这些作品在新诗历史上取得了较好的声誉,并在一定程度上探寻到了民歌艺术与新诗艺术的结合点,对后来的诗人们产生了一定的启迪作用。可以说,正是立足于40年代民歌叙事诗运动的基础上,50年代才可能出现像贺敬之、闻捷这样在运用民歌体艺术上取得较大成绩的诗人,他们的创作可以看做是40年代诗人们探索的继续和深化。
然而,民歌叙事诗运动从总体上还不能说获得了成功,它的诸多缺陷对它的整体成绩构成了根本性的限制。比如在题材内容上,它们都带着过强的政治化和时事化色彩,缺乏对真正农民生活的沉潜和细致再现;再如在形式上,存在着简单套用民歌形式、缺乏必要的提高和加工的缺陷,新诗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排斥,没有被充分地结合到民歌体叙事诗创作中。这都极大地影响了诗人们在艺术上的探索深度,也局限了作品的艺术高度。事实上,在运动中,真正取得成功的诗人和作品并不多,更多的诗人、更多的作品是以失败而告终的。比如艾青的《吴满有》,何其芳的《一个泥水匠的故事》等作品,就存在着明显粗糙和简单的缺陷,留下的主要是教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