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,齐桓公上朝,把这个笑话讲给执政大臣管仲听。谁知管仲却没笑,反而一脸严肃地整了整朝服,向齐桓公拜了两拜。他说:“这哪里是他的愚蠢,分明是我的愚蠢。假如由圣王唐尧来做齐国国君,让明察秋毫的咎繇出任法官,又有谁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强行牵走别人的马驹呢?那位老人家知道我们齐国司法诉讼还不公正,所以只能任由恶少牵走马驹。那么,请让我去整肃吏治吧!”
尽管愚公受骗的事与管仲没什么直接联系,但他依然从这则不起眼的“趣闻”中敏锐地察觉到了自身工作的不足。他能注意到其中隐情,正是因为能够透过现象看到隐藏的本质。管仲想把齐国建设成天下第一文明富强的国家,而不是满足于个人的位高权重。高目标带来了高动力,也就促使他处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。
若是换成格局狭隘的庸君,大概会觉得管仲小题大做。虽然齐桓公刚开始没察觉到愚公的弦外之音,但一经管仲分析之后也幡然醒悟,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。正是君臣二人的共同努力,让齐国完成了“尊王攘夷”的不朽功业。
所以,孔子每次说到这个典故时,都要求弟子们牢牢记住这件事。他说:“齐桓公是九合诸侯的霸主,管仲是才智过人的辅臣。连他们都有把聪明当成愚蠢的时候,何况那些不如他们贤明的人呢?”